欢迎来到酒店用品商城
网站导航
手机端
欢迎登录酒店用品商城
登录后享受更多会员优惠!
万豪旅享家
温州喜来登大酒店
香格里拉风情 隐世天堂
枫叶酒店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酒店资讯 » 正文

疫情后酒店行业如何调整 2020旅游酒店市场规模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3  浏览次数:12
核心提示:本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行业。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文旅企业基本“颗粒无收”。疫情在给酒店行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将带来酒店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酒店行业多元化的发展和产品变革。疫情后酒店行业如何调整1、旅游市场供需格局不会改变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疫情受到控制之时,就是行业发展开始恢复之时。从供需两个方面来看,疫情对需求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后续的

本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行业。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文旅企业基本“颗粒无收”。疫情在给酒店行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将带来酒店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酒店行业多元化的发展和产品变革。

疫情后酒店行业如何调整

1、旅游市场供需格局不会改变

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疫情受到控制之时,就是行业发展开始恢复之时。从供需两个方面来看,疫情对需求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后续的消费需求或将报复式反弹。一旦疫情解除,将迎来供需两旺。

2、在线旅游服务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疫情期间,OTA 等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相比于旅行社企业而言抗风险能力更强,对客户服务能力和品牌美誉度将进一步提升,在一批中小旅行社退出市场之际,OTA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此次疫情期间,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进一步获得培养。后续,更多细分领域的在线服务都将获得市场机会。

3、中端酒店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疫情导致经济受损,酒店市场的消费能力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差旅和游客出行的预算都有所降低,由此,高端奢侈性酒店的入住率会下降,而传统经济型酒店在产品服务和品质上难以满足目前的主力市场消费需求。因此,中端酒店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提升。

4、科技驱动型酒店业态占据重要位置

在疫情的特殊时间,首旅如家、华住、东呈等酒店集团也纷纷对旗下酒店进行智能化改造。2020年,是酒店行业“无接触服务”成为核心卖点的元年,也是5G 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实践的一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酒店行业的赋能,除无接触服务保障客户安全以外,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这将是酒店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截止2018年1月1日,经济型酒店营业数32444家;客房数2009738间,客房同比增长9.95%。截止2018年1月1日,中端酒店营业数3519家;客房数403337间,客房同比增长31.43%。为了让酒店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更具有可比性,根据各大酒店品牌的定价和市场的综合表现,将亚朵酒店、和颐酒店、锦江都城、桔子水晶、首旅京伦等几大原属中端酒店品牌进行调整,开始新纳入高端(四星级)酒店范畴。2017年全年合计在营业酒店家数404家,客房数52012间,如计入中端酒店规模有大幅增长。

相对于国内外高端酒店市场的百花齐放和国内经济连锁酒店的"黄金十年"疯狂扩张,国内精品酒店的市场规模仍微不足道,品牌扩张尤为谨慎。

随着我们的黄金周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享受着度假的氛围。我们看到周边游、出境游的市场蓬勃增长,这些其实都为分时度假错峰出行的产业带来了很好的绝无仅有的市场机遇。当然通过一次性地以分时度假的形式售卖未来某个度假村、度假酒店或者度假公寓的未来时间段的一次性预付的住宿权。这无疑对于旅游地产的一些开发商、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前收回投资回报的商业模式。

另外,受疫情影响,人们春节假期旅游计划并未达成,如果疫情结束后,人们外出旅游意愿进一步加强,到时将出现旅游人数的暴增,因此,旅游酒店行业也将受益。

疫情后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从2003年疫情看,2003年6月份疫情得到控制,随后我国住宿和餐饮行业GDP增速由2003Q2的7.4%跃升至16.9%,实现反弹式回升,在第三产业其他行业中增速反弹最明显,也更为迅速。

2018年全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1.0亿人次,较上年增加5.8亿人次,增速为5.0%。与2017年相比,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1%,较上年下降0.4%。预计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27.6亿人次,增速为5.5%,增速较2018年回升0.5个百分点,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5.5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0%。

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达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

2018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市场秩序不断优化,中国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达6.0万亿元,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万亿元,占国内GDP总量的11.0%,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旅游酒店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了解更多专业详细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旅游酒店项目商业计划书》

 
 
[ 资讯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