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酒店用品商城
网站导航
手机端
欢迎登录酒店用品商城
登录后享受更多会员优惠!
万豪旅享家
温州喜来登大酒店
香格里拉风情 隐世天堂
枫叶酒店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酒店资讯 » 正文

进击下沉市场 酒店能否突破盈利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1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  “我现在出门一般都住酒店,很少会再考虑酒店了。”95后丫丫告诉鞭牛士。  近年来,酒店悄然在年轻人之间流行开来。Trustdata发布的《2019中国在线酒店预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在线酒店房源数量破百万,预计2019年将达到134.1万。而在2016年,这一数据还不到60万。更直观的是线上交易额。2016年,中国酒店线上交易额只有43.2亿元,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几乎翻了

  “我现在出门一般都住酒店,很少会再考虑酒店了。”95后丫丫告诉鞭牛士。

  近年来,酒店悄然在年轻人之间流行开来。Trustdata发布的《2019中国在线酒店预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在线酒店房源数量破百万,预计2019年将达到134.1万。而在2016年,这一数据还不到60万。更直观的是线上交易额。2016年,中国酒店线上交易额只有43.2亿元,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几乎翻了一番,2018年则增长至127.9亿元。

       Trustdata预测,中国酒店线上交易额在今年有望突破200亿元。但近两年风生水起的酒店,既不是个新鲜事物,也并未像共享办公、共享出行一样在资本的泡沫中迅速膨胀又衰落。

       搭上“共享经济”之车

     “我从2014年起就开始关注酒店了。那会儿还在上大学,酒店太贵。当时用的是小猪短租,Airbnb还没进入中国。”张鹤告诉鞭牛士。今天提到酒店,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一个装修精致的北欧木屋,又或是一间精心布置的小房间。但广义的酒店,指的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酒店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酒店于上世纪90年代就诞生了,初始形态以农家乐、驿站等形式为主。

       2008年,Airbnb在美国成立,酒店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但彼时共享居住的概念离国人依旧遥远。

       2011年,途家等本土品牌成立,共享居住的概念正式渗透到中国。

       2012年,蚂蚁短租、小猪短租、木鸟短租等品牌相继涌现。

       2014-2015年,共享经济成为关注焦点,资本也开始活跃在共享居住市场上。

       2014年,小猪短租和途家酒店分别完成B轮、C轮融资,2015年,二者又分别获投,且金额均过亿。而其他一些小型酒店租赁平台也纷纷获投。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线酒店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7.3亿元,与2014年的14.8亿元相比,增长了152%。Airbnb也在这一年打入中国市场。而2017年是这些酒店平台真正的融资高峰,融资额超过前三年总和,达到36.9亿元人民币。

       同时,行业也不复以往群雄乱战的局面,途家、小猪等品牌头部效应开始显现。美团也看准这一时机,成立美团酒店(当时叫榛果酒店),开始“搅局”。从2016-2017年开始,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增长,年增速基本是在200%左右,将来可能会是100%的增速,这在整个旅游行业里是非常少见的速度,美团民生负责人向鞭牛士表示。

  根据Trustdata数据,2018年-2019年3月,酒店预订平台投融资近30起,涉及金额近50亿元。美团酒店挤进龙头行列,打破小猪短租、途家和Airbnb三足鼎立的格局。据美团提供数据,2017年4月美团酒店刚刚上线时,平台上只有232个房东、851间房源、覆盖5座城市,2019年9月最新数据显示,美团酒店已在全国350余个城市拥有超过15万名活跃房东、72万套在线房源。不过,2018年以后,资本遇冷,途家、小猪短租和Airbnb均未披露新一轮融资。

 
 
[ 资讯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